百年大党恰是风华正茂。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,始终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,不断吸收新鲜血液。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,2021年新发展党员438.3万名,其中35岁及以下的354.0万名,占80.8%。为什么广大青年矢志不渝听党话、跟党走,因为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我们党的青春活力始终同频共振,那是百年大党的“青和力”。
“理想之树”常青,感召一代又一代青年为信仰信念而奋斗。培养接班人,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、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。正是在理想信念的火炬下,红军将士闯天险、战强敌,爬雪山、过草地,“风雨浸衣骨更硬,野菜充饥志越坚”,完成了彪炳人类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。1955年大授衔时,254位中将及以上的将帅中,有222人参加过长征,占比达87%,他们在风华正茂的年纪,为了中国革命,选择了当时最艰难的一条路,也是他们带领风雨飘摇的旧中国走向了新生。正是在理想信念的火炬下,我们可爱可敬的戍边战士,在同外军战斗中,展现出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的坚定信念和英雄气概,英勇作战、誓死不屈,血染昆仑高原,捍卫国家领土主权。陈红军说“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,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”,陈祥榕说“清澈的爱只为祖国”,就是新一代青年人献身理想信念的时代最强音。
“事业之树”常青,感召一代又一代青年为民族复兴而奋斗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一百年来,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、一切牺牲、一切创造,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: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在这个开天辟地、改天换地、翻天覆地的历史进程中,青年始终是最积极、最活跃、最有生气的力量。为了和平,年轻的志愿军将士出国作战,谱写了以“钢少气多”力克“钢多气少”的雄壮史诗;为打牢国家自立自强的基石,钱学森、钱三强、邓稼先等一大批年轻的科研工作者,把汗水和热血洒在茫茫戈壁,创造了“两弹一星”的奇迹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,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“90后”、“00后”,“95后”社区医生甘如意,紧急从老家返回武汉,历经4天3夜后,她的通行证上写着三个字——“自行车”。他们的英勇担当和辛苦付出,令人欣慰、令人感动。事实证明,青年一代始终与伟大事业同向而行,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。
“宗旨之树”常青,感召一代又一代青年为人民幸福而奋斗。一切为了人民,是我们党永不褪色的赤子情怀;一切依靠人民,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实根基。1944年,年仅29岁的张思德同志不幸牺牲,毛泽东参加了追悼会,亲笔题写了“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”的挽词,并发表了《为人民服务》的演讲,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完全、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。在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中,正是有许多像张思德这样的人,才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核心价值的精神大厦支柱。广西百色扶贫干部黄文秀主动请缨回到家乡,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,深夜冒雨奔向牵挂的群众,30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。翻开黄文秀的入党申请书,其中写道:“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,生存得有价值,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,要为他人、为国家、为民族、为社会,用自己的力量,努力做出贡献。”这份庄严承诺,黄文秀始终践行,直至生命最后一刻。
抚今追昔,如果说有什么能一直保持朝气和活力,那一定是勇于自我革命的中国共产党,一定是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,百年大党青和力的密码就在于此。他们相互吸引着,他们相互追逐着,携手奔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。
(三水区委组织部 侯坤坤)